本帖最后由 ACGCTY 于 2020-7-1 09:26 编辑
前言
论坛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开始我开一个系列新坑,叫做“ACGCTY的收藏”。自2013年开始使用Smartisan OS α版至今,我已经是七年的老用户。七年之间不离不弃,见证了Smartisan 团队的辉煌与坎坷。一路陪伴着同行至今,看着它在罗老师的带领下壮大,又迎来它在字节跳动的新生。作为一名锤友,我集齐了几乎每一代产品,以及个别未问世的工程机。每一代产品都承载了一段回忆,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把玩于掌间,全都是故事。当然,我和真正的收藏大神差距很远。我认识锤友中有的收全了整套的工程机,本人甚是佩服。本系列的目的是分享我这么多年使用Smartisan的心得与故事,在坚果即将进入5G时代的前夕,复盘一下它历史上的经典。
正篇 Smartisan T1无疑是锤友心中分量最重的一款产品。它是锤科历史上第一款硬件产品,那个时代的锤科,为了做好这一款产品完全不计成本。从奢华厚重的包装盒,到通体纯白如玉的白色机身,都像是为了打响第一款产品,把全世界最好的都毫无保留的用在了上面。在我的收藏中,有两台是T1的工程机,一台黑色的3G版本量产机,一台白色的4G版本量产机。想说明白这两台工程机的价值,我就不得不翻出仍然搭载着SmartisanOS v0.9.9.7α的小米2。
如果是比较新进的锤友可能没有见证过Smartisan OS极度拟物的阶段。一开始的外发适配版,每一个桌面板块的厚度都感觉比正式版厚重一倍。即使是测试版,它也已经配备了惊艳的桌面板块翻转动画。那个年代的图标精致而古典,这种厚重感很难相信来自于一款数码产品。
最初的Smartisan OS诞生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那时,iOS7还未发布。拟物占据了世界的主流。那时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把玩各类系统里的开关,一切都像是有真实的质量,拨动开关时像是有阻力一般。在平面上触碰立体,电子产品便也不再冷冰。 世界就像是摆了锤科一道,苹果的 iOS7 横空出世,似乎是报复似的把所有拟物设计全部扁平。由于苹果恐怖的影响力,一夜之间全世界的系统设计全部扁平。扁平缺少质感,电子产品就此变得充满理性,信息成为了唯一的核心。可是作为每天利用率最高并且长时间握在手中的设备,我更加认同钱晨老师曾讲的:“手机本质上是人手中的一个玩物,而不仅是信息传达的工具。”当一台手机拥有精致的做工和触感,同时它的系统又丰富且具有灵魂,人自然会有把玩的兴趣。T1正是这样的一款产品。锁屏界面呼吸的底栏、解锁时桌面令人心颤的浮动、贯穿全局的金属拉丝质感,甚至是每一个按钮开关时下陷又凸起的效果,都让人感觉到自己指尖有一个真实的三维世界,而非单调的二维画面。
有人曾说,在拟物的世界里,锤科自然选择了拟物。当全世界扁了下去,它感到非常尴尬,无法撤回对之前风格的大加夸赞,即使是面对拟物界面与扁平App界面之间的割裂,也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我始终相信Smartisan的理念,也感动于它对这一理念的坚持。从第一天起,罗老师阐述的 Smartisan OS 设计风格源于最深层次的独立思考,绝非在那时背景下的跟风。它从未强调拟物,只是希望打破之前圆角矩形排列的单调,先在系统中建立一套基础秩序,再把精美的图标放上去。看到WWDC2020上新的macOS Big Sur,这种坚持变得更加珍贵。对于工具类应用,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全面的拟物会造成疲劳,全面的扁平又无法明确体现特点,降低操作快感。至少在2014年的这款产品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这份诚意。
我的四台T1,分别是两台工程样机,区分方式是右上角的编号。以及一台3G版本的黑色,一台4G版本的白色。
这两台工程机虽然在关于本机中都标注了版本号为1.0.0,实际上它们的开发编号仍然属于0.9.6。最令人激动的就是2014年4月编译的这个版本。它算是早期极度拟物阶段的巅峰作品,很多设计上比外发适配版更加激进。如果手边有后续的Smartisan产品,可以拿出来对比一下。而这台编译于2014年9月的T1,则更加像对外发售的1.0.0版。 由于是未公开的内部工程版本,它们搭载了许多至今未面世的主题。从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到锤科元老们埋藏的彩蛋,比如主题预览图上运营商处的Pumel 3G。一些后来随正式版发布的主题,曾经的名字也并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这一主题质感强烈,像极了真正的水泥,粗糙中带有细腻。虽然同为“皮革”,这个皮革的质感和后来在M系列上发布的皮革主题完全不同。至于这个“青蛙”,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量产机,有太多的文章剖析过它的黄金设计,我在此也不再赘述。它是真正对得起“对于美的分歧,只存在于非专业人士当中”这句话的。 回忆起使用T1的那段日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它方正的字体,如同它方正硬朗的外观,软硬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也许是非常罕见自带社交属性的手机。它的使用者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气质和三观。很长一段时间里,看到一条比较有想法的微博,点进去看有很大的概率是来自 Smartisan T1。这一串字母也清晰地反映着使用者的某些特质。在网络上看到关于它的讨论,将其称为“锤子手机”或是“锤子T1”的,总与完整打出“Smartisan T1”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像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与认可。甚至到我拿到手机,我会无形中受到这些的影响,当我准备分享一个观点,T1厚重沉稳的手感,端正的字体仿佛会提醒我记得自省。我利用这部手机学习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它自身认真稳重的气质感染了那时涉世未深,思维简单的我,让我有意识的把自己变得坚定而沉稳,变得认真专注。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甚至会被误认为妄想的,但却真真切切地在很多地方体现着。
我记得 Smartisan T1 发布一周年的时候,锤子科技推出了一周年纪念版。大文豪草威说,真正的光芒需要一点点时间... T1背后凝聚了太多心血,发布后整个生命周期里又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产能不足,品控艰难,被恶意抹黑...甚至锤科一度接近资金断链。我忘不了当时有一些锤友在双十一购买了T1之后呼吁,如果看到发货就直接确认收货吧,这样锤科可以早一些获得手机款,也许可以缓解一些资金上的压力。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这样的支持者,应该是史无前例的。正如罗老师说过的,大部分支持者是相信着某种价值观,他们在锤子科技身上看到了这种气质。当微博上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吁;当一些人在网上独自面对一大片锤黑抖机灵的围攻和讥讽,仍然尝试心平气和的讲道理讲逻辑;当一些用户不顾自己使用上的不便,参与到新系统的内测中,提交bug,帮助完善;还有更多的人在论坛上用精美的图文畅想系统的新功能,新改进。那时的论坛,像是一个集结了专业用户的圣地,每天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善意与干货。我相信,这些锤友,把锤科作为了自己一部分寄托的载体,锤科所经历的困难,所致力的事业,也成为了他们所希望坚守和创造的。锤科做的不好他们也会理性的指出来。这样源自第一代产品的支持,大概正是驱使Smartisan团队一直坚持走下来,薪火相传的动力。一些人来了,一些人离开了,但这其中存留的温暖和信念始终没有变。
直到2020年的今天,我还能在T系列的板块中看到不少朋友感慨T1如何不过时,如何惊艳四方、百看不厌。这份穿越时空来到全面屏时代依旧惊艳的气质成了很多锤友心底的念想。这四台T1我总是拿出来把玩抚摸,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自己心中永存的那份美好。深知它后继有人,也许是时候把它放回最初箱子里的那个位置,好好休息了。
ACGCTY 2020.6.30
【版权声明】本文所使用文字为本人独立创作。本文所使用图片为本人与朋友联合创作。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